欢迎访问武夷山金骏眉官网,喜欢红茶就是这般任性!

网站地图

武夷山金骏眉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叶百科 > 茶叶常识 >

武夷茶与山水的绝唱(3)

时间:2018-03-31 17:1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武夷茶与儒释道的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恰如武夷山景区最高峰三仰峰一般,三仰峰的屹立,有着独特的喻意。僧侣在林下坐禅以证悟,老庄在山林隐逸以返璞归真,文人墨士则一啜诗文三百篇,以茶悟出中庸之德。

武夷茶与名僧

其实,武夷茶最早就与扣冰古佛有着莫大的关系。

扣冰古佛,晚唐五代时期人物。武夷山吴屯人。系河西节度使推官翁承钦之子。其13岁出家后,精进行持,参悟佛法,常在山林野地中禅坐,“虎踞左右,弥猴供果”,人感其奇。他在瑞岩开席授徒,常设茶宴,普施佛茶,声名远播,以茶论玄。深得真谛,成为闽王延钧的“王者之师”。又因其“夏著衣褚,冬则扣冰而浴”而被誉为扣冰古佛,名列禅典重要典籍《五灯会元》、《高僧传》等史传之中。

公元928年,闽王把85岁的古佛延请到福州,拜以国师。《五灯会元》中记载:“闽王躬迎入城,馆於府沼之水亭。方啜茶,提起橐子曰:‘大王会么?’王曰:‘不会。’师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

在扣冰古佛的眼里,茶不限于是简单的饮品。更是内心世界的映照。因此他说:“人王和法王真是生活在不同的境界啊。”以提醒闽王。简单的语言也是古佛“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的自性流露。闽王崇佛,对扣冰古佛尊为上宾,从此倡导“吃茶”之道,净化人心。

到了宋朝,径山寺开山祖师大慧宗杲禅师的真传弟子道谦禅师来到武夷山,传来径山寺以茶开宴之风。后居老家武夷山五夫里的开善寺,传播禅风。推崇禅理。推崇禅茶。

另外人们还熟知的则是,九龙窠的大红袍历史上属于武夷山天心寺的寺产,庙里僧人制得一手好茶。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的水金龟茶树还因为天心寺与兰谷寺的归属之争而名扬天下。

历史上。人们多称僧家制武夷茶“最为得法”。回望400年前,朝代更迭,兵荒马乱。然而武夷大红袍却在此际大放异彩。作为六大茶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乌龙茶制作技艺发端于明末清初的武夷山,于武夷山避世的闽南籍茶僧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提起乌龙茶的历史,必定要提到释超全。

释超全,俗名阮锡,福建同安人,生于明朝末年,曾为文渊阁大学士曾樱之门人,亦是郑成功储贤馆的成员。自幼习茶事,善烹工夫茶,有制茶技术。明亡之后,弃家行遁,20多年间。尽尝天下名茶,后慕武夷茶之声名,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茶僧。在那儿,释超全认识了毁家从军、明亡隐居茶洞、“采茗自活,以高蹈终”的李时兴之子李卷。传习工夫茶艺,品饮武夷岩茶。他还与闽南籍僧人释超位、超煌、衍操等人常一起采制乌龙茶并以茶供佛,品茗论道。当时主持天心永乐禅寺的超位禅师、主持天成禅院的超煌禅师、先后主持莫庵和天心永乐禅寺的铁华上人、驻锡梧桐窠的僧衍操都是漳州人。他们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乐禅寺举办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成为传播武夷山乌龙茶的先驱。

其中的超位禅师。闽南漳浦人,出生鸿儒之家。年轻时便投身明朝遗老黄道周门下,反清复明,南明灭亡后,被清廷通缉,后在南山寺削发为僧,又云游到浙江嘉兴金粟寺,师承福建漳浦籍老乡百痴行元禅师。随后在武夷山章堂岩结庐修证。大兴禅风,历三十余载,皈依者甚众。其一生种茶、做茶、泡茶、品茶,工夫独到,声名远播。

《武夷茶歌》是释超全诸多诗文中的一首,全诗十分翔实地描述了武夷茶的历史、地理环境与茶叶的采制等内容。从宋代丁谓、蔡襄两人创制龙团凤饼的事起,到元代武夷山设置了御茶园,制造了贡茶,明代罢贡建茶,御茶园荒废,一直到武夷岩茶诞生。王草堂赞其“形容殆尽矣”。而从今天来看,此诗仍然被称为最权威的武夷岩茶名作之一。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大红袍开始流芳。

除了名僧,天心寺也是武夷茶历史中不可绕过去的字眼。这座武夷山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寺庙是母树大红袍的祖庭,早年都由寺庙的僧人管理那些母树,且乌龙茶的制法可溯源到当年天心寺的住持释超全,充满传奇色彩。至今天心寺还用传统的工艺焙茶,旧的茶楼还在。为双层的木制建筑,若是制茶季节,可闻无限茶香。天心寺每年都会举办禅茶大会,以茶悟禅,以禅入茶。一轮天心明月,让人感怀。

武夷茶与道家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仙人种下的武夷茶如今越来越传遍四方。

传说彭祖晚年隐居武夷。彭祖的儿子武夷君,不愿为秦始皇渡仙入道。率领族人千人,来到武夷山,开荒种稻种菜,栽种茶藓,采制仙药济世救民,隐居武夷180多年。飞升之日,在修炼地架起布幔为亭。会同皇太姥、魏王子骞十三真人等,以茶开设仙宴,宴请乡人,告别“曾孙”而去。这就是武夷之得名和幔亭宴之由来。茶被视为仙人的饮品。因此又被称为“灵茶”或“仙草”。

武夷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这里是道教的“第十六洞天”。武夷山道教在北宋时期最为兴盛,这与宋真宗崇道有关。北宋真宗年间(公元998年~公元1022年)武夷山曾建有宫、观、堂达300多处。如著名的有冲佑观、天游观等。现在桃源洞内的岩壁上。还雕刻着巨大的老子像。

据说吕洞宾曾云游至武夷山,并手植茶树于天游观。据载,天游观原有一棵很老的茶树,盘根虬结,旋绕于水石之间。每年。老茶树都会发十数枝芽,道观住持采制成茶,仅得二三两。只是用于供神。此茶也称作“洞宾茶”,疑为吕洞宾手植。据说洞宾茶“香而冽,粗叶盘曲如干蚕状,色青翠如松萝。新者但闻其清香,稍为咀味,多则不宜。过一年后,于醉饱中烹尝之,则清凉剂也”。

武夷山的另一处景胜,则是止止庵。提到止止庵,就必定要提到道教的南宗五祖白玉蟾。世人尊其为白真人。白玉蟾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少年即谙九经,下笔顷刻万言。在武夷山时,他重视吸收儒学和禅宗的精华,创以修炼精、气、神为核心的“玉螗功”。他的词云:“千年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露,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

据传他在止止庵培育的一株白叶茶名日“白鸡冠”,宋代已被誉为“建茶第一枝”。明清以来,“白鸡冠”列为武夷山五大名丛之一。至今白鸡冠仍然有“功用如神”之称。

标签: 山水 武夷 绝唱